阿德雷德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http://www.adelaide.edu.au
世界100強,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阿德雷德大學
一、推薦理由
1、很多畢業生已成為澳大利亞和世界各地的商界、政界和學術領域的領先人物,還有三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和許多羅茲獎學金獲得者
2、世界100強大學
3、是澳大利亞科研最密集的一所公立大學,擁有最先進的教學設施,實力雄厚,尤其在下列領域聞名于世:信息技術和遠程通訊、生物科學、物理科學、環境科學和管理、社會科學
4、允許打工的時間比較長
二、學校簡介
1、地理位置:位于南澳大利亞州首府阿德雷德市中心
2、建校時間:1874年
3、學校網址:http://www.adelaide.edu.au/
4、大學排名:世界100強大學中排名62,(根據2007泰晤士報排名)
5、學生人數:約20000人,其中超過2000名國際學生阿徳雷德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
阿德雷德大學是澳大利亞歷史最長和最有聲望的大學之一。自1874 年創建以來,阿德雷德大學一直位居澳大利亞頂尖大學之列。它在各個領域中對南澳大利亞,甚至整個澳大利亞的繁榮與昌盛都做出了巨大貢獻。
阿德雷德大學擁有厚實而卓越的教育與研究傳統。就讀于阿德雷德大學意味著接受世界一流教育并擁有充滿動感的求學生活。
阿德雷德大學崇尚學術和開拓進取,它與業界及其他組織的獨特關系可以確保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有利于全人類的切實利益。
阿德雷德大學的研究居世界前沿位置,其研究收入人均總額持續據澳大利亞各大學之首。相關分析表明,就論文的影響力和引用數量而言,阿德雷德大學在11個研究領域中居世界前1%的優秀大學之列。
就創新和前瞻性而言,阿德雷德大學在下列領域具有顯著優勢:釀酒與食品、健康科學、生物科學、物理科學、信息技術與電信、環境科學和社會科學。
阿德雷德大學古色古香的建筑、宜人的環境與現代化的研究設施相得益彰,為學生提供了修身、求學的理想氛圍
北臺地(North Terrace)校區
位于阿德雷德市中心,它坐落在Torrens河畔,毗鄰商業購物區和公共綠地。2003年,它將澳大利亞國家釀酒中心包括在內,從而大大改善了釀酒專業的教學設施,為社區教育和專業學習提供了獨特的機遇。
Roseworthy校區
是國際著名的旱地農業和動物生產中心,它位于阿德雷德北部,占有南澳大利亞近1600公頃的上乘農場用地。在該校區內,阿德雷德大學與南澳大利亞主要產業與資源(Primary Industry and Resources SA)、南澳大利亞研發中心(South Australi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e)、墨累高等技術學院(Murray Institute of Technical & Further Education)和鄉村產業攜手合作,共同創建了創新信息中心,積極促進研究成果和新技術的農業應用。
阿德雷德大學研究園區(Thebarton校區)
是澳大利亞大學擁有的頂尖技術/研究園區之一。園區內部有商業租戶、研究中心和阿德雷德大學下屬的20多個公司,除此之外,還匯集著澳大利亞為數眾多的生物技術企業。
Waite校區
擁有南半球最大的農業綜合設施,它可以可為學生提供最現代的技術。這類設施包括植物研究中心,而植物研究中心內配備有先進的溫室、實驗室、基因資源中心、收獲后冷藏室(post harvest coolrooms)和會議中心。Hickinbotham Roseworthy 釀酒科學實驗室擁有一流的葡萄測試和酒類質量測試設備;而嶄新的Angove蒸餾室(Still House)可以確保白酒和加烈酒(fortified wines)的教學與研究穩居世界前沿。
阿德雷德大學圖書館的館藏超過2,000,000件,館內訂有大約11,000 種期刊,每年收藏 20,000 多篇專題論文和相應數目的期刊裝訂本。館藏主要側重于醫學、牙科學、生物科學、農業、音樂、19世紀英國文學和澳大利亞歷史。另外,阿德雷德大學在聯合圖書館書庫(Joint Library Store)還有400,000件館藏,聯合圖書館書庫的館藏與弗林德斯大學圖書館(Flinders University Library)共享,位于弗林德斯校區。圖書館每年的借閱量大約在 500,000 件左右,其中包括澳大利亞其他圖書館借閱的 20,000 件左右,而從其他圖書館借閱的6,200件館藏為阿德雷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提供了極大的支持。阿德雷德大學圖書館在利用計算機進行信息檢索領域居前沿位置。
校友是阿德雷德大學的驕傲和最佳使者。阿德雷德大學的許多校友都在澳大利亞和海外工商業、政府部門、學術和藝術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
1882
Richard Sanders Rogers(文學士、文學碩士[1897年] ,理學博士[1936年]):首位從州立中學入讀阿德雷德大學的學;醫生,X 射線和催眠術醫學應用先驅者;澳大利亞本土蘭花研究權威。
1883
William Ernest Cooke(文學士,文學碩士[1889年]):首位在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工作的天文學家(在西澳大利亞[1896年至1912年])。
George Murray爵士(文學士):阿德雷德大學校長(1916年至1942年)。
1884
Thomas Hewitson(法學士):南澳大利亞工業法院院長(1927年至1930年)。
1885
Edith Emily Dornwell(理學士):澳大利亞首位女性理學畢業生。
1887
David Henry Hollidge(文學士、文學碩士[1889年]):Kyre學院的創始人,該學院后來并入阿德雷德蘇格蘭學院(Scotch College)。
1888
William Ashley Magarey(法學士):設立Magarey獎章,每年都由南澳大利亞足聯頒發。
1889
Frank Sandland Hone(文學士,內外全科醫學士[1889年]):公共健康與預防性藥物改革家。
1890
Edward Erskine Cleland(法學士)南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1936年至1943年)。
1891
Charles Henry Standish Hope(醫學博士):因在孟加拉提供醫療服務而榮獲Kaisar-I-Hind獎章。
Laura Margaret Fowler(內外全科醫學士):澳大利亞首位女外科醫生,因在孟加拉提供醫療服務而榮獲Kaisar-I-Hind獎章。
1893
Charles Bickerton Blackburn爵士(文學士):悉尼皇家阿爾弗雷德王子醫院的醫生兼顧問(1899年至1972年);皇家澳大利亞醫學院的創始人和首任院長;悉尼大學校長(1941年至1964年)。
1895
Frank Beaumont Molden(法學士):阿德雷德市市長(1919年至1921年)
1896
William Reynolds Bayly(文學士,理學士[1898年]):教育家,Geelong學院院長,阿爾弗雷德王子學院院長。
Henry Simpson Newland(內外全科醫學士,外科碩士[1902年]):塑料與康復外科手術先驅者。
1897
Herbert Angas Parsons(法學士):南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1921年至1945年);阿德雷德大學副校長(1942年至1945年)。
1899
Henry Newman Barwell(法學士):南澳大利亞州總理(1920年至1924年)。
1900
Henry Mortimer Muirhead(法學最終證書):阿德雷德法院院長(1939年至1950年)
1901
John Mellis Napier(法學士):南澳大利亞州副州長(1942年至1971年),阿德雷德大學校長(1948年至1961年)。
Norman William Jolly(理學士):林務官,南澳大利亞首位羅得學者,昆士蘭森林主管(1911年至1918年)。
1902
Helen Mayo博士(內外全科醫學士,醫學博士[1926年]):澳大利亞婦女與兒童健康的先驅者,母嬰保健協會的創始人。
1903
Roy Lister Robinson(理學士):羅得學者,首位Baron Robinson,極富遠見的林務官,倡議創建了英國森林委員會(1916年)。
1905
Thorburn Brailsford Robertson(理學士,理學博士[1908年])生化學家,在20世紀20年代早期創建胰島素生產基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Henry Kenneth Fry(理學士,內外全科醫學士[1906年]):羅得學者,醫生和人類學家,阿德雷德市醫療主管(Medical Officer)。
1906
Reginald John Rudall(法學士):羅得學者,連續17年擔任南澳大利亞議會議員和議長。
1908
Lawrence Bragg爵士(文學士):最年輕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
1909
Douglas Mawson爵士(理學博士):著名南極探險家。
1910
Cecil Thomas Madigan(理學士):羅得學者,地質學家和探險家,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隊員(1911年至1914年)。
1912
Dorothy Angove, née Clare(文學士):教育家,Girton中學校長(現為Pembroke中學)。
1913
John Christian Mayo(內外全科醫學士):放射學專家,Perrett醫學造影的共同創始人,Perrett醫學造影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醫學造影做法之一。
1915
Francis Edgar Williams(文學士,文學碩士[1928年]):巴布亞政府人類學家(1922年至1943年)。
1916
Mary Cecil Tenison-Woods(法學士):首位步入南澳大利亞律師界的女士。
1917
Hugh Cairns爵士(內外全科醫學士):國際著名的神經外科醫生,牛津大學Nuffield學院外科學教授(1937年至1952年)。
1919
Leonard Charles Lindon爵士(內外全科醫學士,外科碩士[1923年]):杰出的神經外科醫生
1921
Howard Florey勛爵(內外全科醫學士) (MBBS):羅得學者,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應用和生產青霉素的先驅者。
1922
Winifred Wall, née Clark醫生(內外全科醫學士):醫生,麻醉師,南澳大利亞計劃生育協會首任會長。
1923
Mark Oliphant爵士(理學士):杰出的核物理學家,南澳大利亞州州長。
1925
Phyllis Duguid, née Lade(文學士):女權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
Walter Crocker爵士(文學士):外交官,南澳大利亞州副州長。
1926
George Elton Mayo(文學碩士):國際著名的工業心理學與管理問題撰稿人。
1931
Miriam Hyde(音樂學士):國際著名的作曲家和鋼琴家,國際音樂界杰出女性年度獎(1991年至1992年度),該獎項是由劍橋大學國際名人傳記中心授予的。
1932
Albert Walter Jones(理學士,文學碩士[1944年]):教育家,南澳大利亞教育總長(1970年至1977年)。
1934
Dame Roma Mitchell(法學士):澳大利亞首位女皇顧問,南澳大利亞州州長,澳大利亞人權委員會創始人,阿德雷德大學校長。
Gavin Walkley(工學士):建筑師,創立了澳大利亞第一個城鎮規劃專業課程;南澳大利亞國家信托基金機構成員、主席、副總裁和總裁(1977年至1990年)。
1937
Joan Burton Cleland(理學士,榮譽理學士[1939年],理學碩士[1947年]):教育家,生化學家,杰出的鳥類學家。
John Jefferson Bray(法學士):南澳大利亞州首席大法官(1967年至1978年),阿德雷德大學校長(1968年至1982年)。
1938
Helen Crisp, née Wighton(文學士):女權主義者和教育家。
1939
Richard Arthur Blackburn(文學士):羅得學者,北領地最高法院法官(1966年至1971年),澳大利亞首都領地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
1941
Colin Thiele(文學士,教育學文憑[1947年]):教育家,國際著名作家(其中有兒童名著《暴風雨中的男孩》[Storm Boy ])。
1944
Basil Hetzel(內外全科醫學士,醫學博士[1929年]):碘缺乏癥領域的世界權威,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預防醫學客座教授(Foundation Professor)(1968年至1975年),南澳大利亞州副州長,南澳大利亞大學校長,“國家特殊人才”。
1947
Barbara Hardy醫生(理學士):環保主義者,調查家科技中心的創始人,1996年南澳大利亞年度市民。
1949
Don Dunstan(法學士 1949年):南澳大利亞總理(1967年至1968年,1970年至1979年)。
Malcolm Bourne醫生(理學士):食品科學家,國際食品科技協會會長。
1952
Charles Robin Ashwin(文學士):羅得學者,外交家、澳大利亞駐埃及、蘇丹、FDR、蘇聯和蒙古國大使。
Datuk Gopal Ayer Sreenevasan(內外全科醫學士):世界著名泌尿科專家,馬來西亞醫學協會創始成員。
1953
David Tonkin(內外全科學士),南澳大利亞總理(1979年至1982年)
1954
Fay Gale 教授(榮譽文學士):阿德雷德大學首位地理學畢業生,澳大利亞副校長委員會的首位女總裁,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1998年至2000年),西澳大利亞大學副校長(1990年至1997年)。
Robert Porter 教授(醫學士):杰出的神經科學家和醫學教育家,澳大利亞國家大學John Curtin醫學研究學院院長(1980年至1989年)。
1957
Raymond Greet(文學士):駐新西蘭和斐濟高級專員,駐德國大使。
1959
Lim Leong Geok(工學士):新加坡大眾捷運(MRT)系統公司總經理。
Michael Khor Teik Hean(工學士,工學碩士[1964]):為新加坡政府服務和公用設施做出突出貢獻者。
Datuk Dr Samuel Abraham(內外全科醫學士):兒童保健領域的先驅者。
1960
Richard Hin Yung 醫生(內外全科醫學士):新加坡獨立后的醫學教育與做法先驅者。
Rosemary Taylor(文學士):慈善家,在越南、泰國和柬埔寨從事兒童工作。
Maurice de Rohan(技術學士):民用建筑工程師,南澳大利亞駐倫敦總代理。
1961
HE Sim Cheok Lim閣下(工程學士,民用工程):新加坡住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大使。
Ong Teng Chong(建筑學學士):新加坡前總統。
YAB Datuk Patinggi Tan Sri Dr Haji Abdul Taib Mahmud(法學士,博士[1994年]):馬來西亞Sarawak州州長。
Ken Allen(經濟學學士):銀行家,外交官,澳大利亞駐紐約總領事館。
1962
Helen Caldicott 醫生(內外全科醫學士):作家、兒科學家,社會活動家,創建了核裁軍社會責任與婦女行動醫生協會(Physicia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Women’s Action for Nuclear Disarmament)。
John von Doussa(法學士):最高法院法官,人權與機會平等委員會主席,阿德雷德大學校長。
Desmond Lugg(內外全科醫學士):美國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極端環境醫療主管。
1963
Margaret Somerville 醫生(美國泌尿學會[AUA],藥學):首屆阿維森納價格倫理學(Avicenna Prize for Ethics in Science)獎獲得者;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法學與醫學教授。
Cheong Choong Kong 醫生(理學士):新加坡航空公司離任總經理;新加坡廣播公司主席;新加坡華僑銀行(OCBC Bank)現任主席。
1964
Lesley J Rogers 教授(榮譽理學士):國際著名的神經種族學家(neuro-ethologist),女權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科學為人類服務”運動的發起人之一。
Bob Bishop(榮譽理學士):超級計算機公司Silicon Graphics的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
1965
Peter Colman 博士(理學士,博士[1970年]):開發了第一種抗流感藥物,1996年澳大利亞獎(Australia Prize)獲得者。
1966
David David 醫生(內外全科醫學士):澳大利亞顱頜面基金會(Australian Cranio-Maxillo Facial Foundation)會長。
1967
John Bannon(法學士,文學士[1968年]):南澳大利亞州總理(1982年至1992年)。
John Doyle(法學士):羅得學者,南澳大利亞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南澳大利亞副檢察長(1986至1995年)。
1968
Robert Hill 閣下(法學士,文學士[1982年]):澳大利亞國防部長。
Tony Tan Keng Yam 博士(博士):新加坡共和國副總理兼國防部長。
Malcolm Hemmerling(理學士):2000年悉尼奧運會總裁。
Datuk Yong Poh Kon (經濟學學士):馬來西亞Royal Selangor Pewter有限公司總經理。
1969
Julian Disney(法學士):羅得學者,社會活動家,積極倡導改革的律師,全球規制集團與“邊緣家庭”項目的創始人,國際社會福利理事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Social Welfare)主席(1996年至2000年),澳大利亞社會服務理事會(Australian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總裁(1985年至1989年),澳大利亞國家大學公法教授(1991年至1997年)。
David Bruer(理學士):澳大利亞最大的有機釀酒商。
1970
Robyn Archer(榮譽文學士,教育學文憑):作家,國際表演藝術家,阿德雷德藝術節(1998年,2000年)和墨爾本國際藝術節(2003年)指揮兼藝術指導。
YB Dato Sri Adenan Haji Satem(法學士):馬來西亞自然資源與環境部部長。
YB Datuk Seri Panglima Joseph Pairin Kitingan(法學士):馬來西亞Sabah州州長(1985年至1994年)。
1971
Roger Lough 博士(理學士,博士[1974年]):澳大利亞首席國防科學家,國防科學與技術組織主席。
Vincent Plush(音樂學士):Harkness院士(1981年),作曲家和音樂教育家,廣播員與審稿人,Seymour集團(新成立的一流樂團)的創始人。
1972
James Crawford 教授(文學士,榮譽法學士):劍橋耶穌學院( Jesus College)教授級院士,國際法Whewell教授。
1973
Andy Thomas 博士(工學士,博士[1978年]):首位在澳大利亞出生并參加太空飛行任務的宇航員。
1976
Richard C White(法學士,文學士[1982年]):南澳大利亞最高法院法官。
1977
Graeme Koehne博士(音樂學士,音樂博士[2002年]):作曲家(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籍姑娘瑪麗·唐納森與丹麥王儲弗里德里克在2004年結婚典禮上的音樂)。
1980
Tim Cooper(內外全科醫學士,工商管理碩士[1998年]):澳大利亞最成功的家族釀酒廠——Coopers釀酒廠的總經理。
1982
Cheung Yau-kai 教授(工程學博士):工程師,榮獲香港工程師學會首屆金獎。
1983
John Nicholls 醫生(內外全科醫學士):識別“非典型性肺炎”(SARS)病毒的團隊成員之一。
Raymond S Lim(榮譽經濟學學士):新加坡外事部高級政務部長。
1984
Roger Brissenden 醫生(理學士,榮譽理學士[1985年]):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NASA)之Chandra X射線中心主任,該中心是史密松恩天文物理實驗室(Smithsonian Astrophysical Laboratory)的一部分。
1985
Peter Ong(榮譽經濟學學士):新加坡交通部常務秘書。
Sara Warneke (文學士,榮譽文學士[1986年],博士[1991年]):筆名Sara Douglass,澳大利亞最杰出的幻想作家,作品有《軸心三部曲》(The Axis Trilogy )和《救贖行者》(The Wayfarer Redemption )
Kirsti Harms(法學士):歌劇演唱家和表演藝術家。
1986
Jane Lomax-Smith 博士閣下(博士):阿德雷德市市長,南澳大利亞政府部長。
S Iswaran(經濟學學士):新加坡議會副議長。
1987
Peter Leech(文學士,音樂學士[1990年],音樂學研究生[1996年]):牛津市合唱團指揮。
1991
Natasha Stott Despoja(文學士):澳大利亞聯邦議會最年輕的女議員。
1993
Joel Kaapanda(榮譽文學士):納米比亞地區、地方政府與住房部部長。
Sarah Robertson (博士):生殖醫學研究員,南澳大利亞科學( South Australian Science)拔尖人才(2000年)。
1995
Anna Goldsworthy (音樂學士):鋼琴家,獲獎室內樂團——天使三重奏(Seraphim Trio)的創始人,
1996
Didier Elzinga(B Ma與計算機科學學士):為好萊塢大片創造視覺效果,例如《核心》(The Core)、《最后的武士》(The Last Samurai)和《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
1997
Duncan Chessell(理學士):南澳大利亞首位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居民。
Caroline Dunn (農學士):澳大利亞最高釀酒成就獎——Jimmy Watson獎的首位女性得主。
1999
Nicholas Parnell(音樂表演學士[BMus Perf]):杰出的敲擊樂器樂師,入圍2001年澳大利亞藝術貢獻年度杰出青年獎( 2001 Young Australian of the Year for contribution to the arts)。
Briony Hoare(農學士,酒類研究):2003年澳大利亞釀酒商年度杰出青年獎(2003 Young Australian Winemaker of the Year)。
2001
Lyn Pearson(工商管理碩士):南澳大利亞救護服務業務主管,2002年南澳大利亞Telstra業務年度杰出女性獎(2002 South Australian Telstra Business Woman of the Year)。
課程有農業與自然資源科學;工程;計算機和數學科學;保健科學;人類與社會科學;表演藝術;法律;建筑;經濟與貿易;科學等學科。突出專業為生物學(尤其是農業、分子生物學/生物科技)、自然科學、信息技術和電信、環境科學和管理、社會科學等
農業和生物科學:阿德萊德大學是南半球最大的可持續農業,谷物育種,植物和動物生物技術,旱地農業和葡萄酒研究中心。植物育種和生物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有超過35%南澳大利亞小麥和大麥品種的大學。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最杰出的葡萄酒教育專家,培育了很多葡萄酒制作方面人才。今天,在葡萄酒業方面它仍然培育很多優秀的畢業生和營銷專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個可放入自然環境中,遺傳控制的有機體。
計算機與數學工程:悉尼奧運會的火炬是阿德雷德大學的工程學院設計的,在噪音和振動控制使用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項目包括積極噪聲大阪地鐵控制系統在日本的安裝和使用。南澳大利亞州政府撥款百萬元汽車安全研究的大學,主要從事汽車安全研究(CASR)。生物醫學和激光診斷最先進的實驗室就設在阿德萊德的工程研究基地。南澳大利亞是一個動態電子行業的創新和卓越的設計而聞名,而阿德萊德是澳大利亞第一個城市推出第三代(3G)的先進的電信網絡。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設計新一代互聯網。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塊可視計算機芯片,世界上第一臺汽車可視電話。
健康科學:從1885年成立以來,阿德萊德大學的醫學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負盛名的醫學院之一。高露潔口腔臨床研究中心是最先進的牙科研究和南半球同類醫療設施。它鼓勵執業牙醫,參與研究的牙科材料,對牙周病的預防以及治療有極大作用。研究實力的其他領域包括兒科,初級衛生保健,內科,麻醉,農村醫療,牙科,人口健康和成癮研究。
本科入學:完成國內正規本科大一的學習,成績滿足相應專業的要求或高考達到一本線以上;總分6.5,單項不低于6(托福90,寫作不低于24)。
研究生入學:取得國內相關專業的正規本科學歷以及學士學位,成績滿足相應專業的要求;雅思總分6.5,單項不低于6(托福90,寫作不低于24);教學碩士要求雅思7.5,口語和聽力8分,閱讀和寫作7分。
1、申請費:澳元$50
2、學費:約14830-24720澳元/學年不等
3、食宿費:約11000澳元/年
4、費用及退費政策以學校宣布標準為準